加载中...

从零自学Hadoop(03):Linux准备上


阅读目录

  • 检查列表
  • 常用Linux命令
  • 搭建环境
  • 系列索引

本文版权归mephisto和博客园共有,欢迎转载,但须保留此段声明,并给出原文链接,谢谢合作。

文章是哥(mephisto)写的,SourceLink

 

  在上一步骤,我们已经准备了4台虚拟机,分别是H30,H31,H32,H33。其中H30为我们的Ambari服务器,H31为NameNode服务器,H32,H33为我们的DataNode服务器。

  接下来,我们就得准备下这些虚拟机的Linux环境了。

检查列表

  1、网络访问

  2、防火墙

  3、Hosts

  4、Vim

  5、Yum

  6、SSH

  7、JDK

  8、时间同步

  9、httpd

  10、createrepo

常用Linux命令

  1、进入目录 cd /etc

  带斜杠的是绝对路径,如果不带,就是进入当前目录下的子目录。

  2、列举该目录结构 ls -al

  3、查看文件内容 cat /etc/hosts

  4、修改某个文件 vi /etc/hosts

 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vim /etc/hosts

  5、重启 reboot

  6、提权  su root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udo

  7、开启服务 service ntpd start

  8、查看服务状态 service ntpd status

  9、关闭服务 service ntpd stop

  10、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ntpd on

  11、删除文件 rm /var/www/html/abc

  12、删除文件夹 rm -rf /var/www/html/aa

  13、SSH登陆 ssh root@H3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sh h31

  14、修改文件,文件夹权限 chmod 700 /var/www/html/aa

  15、复制文件并改名 cat id_rsa.pub >>authorized_keys

  16、查看包状态  rpm -qa|grep ssh

  17、yum安装 yum install ssh

  18、拷贝文件、文件夹到其他机器 scp /root/.ssh root@H31:/root/.ssh/

  19、查看机器名 hostname

  20、查Ip等信息 ifconfig

搭建环境

一:使用Xshell 4登陆H30-新建会话

  Xshell 是一个强大的安全终端模拟软件,它支持SSH1, SSH2, 以及Microsoft Windows 平台的TELNET 协议。
 

二:使用Xshell 4登陆H30-连接会话

三:使用Xshell 4登陆H30-输入密码

  记住登录名,记住密码(自己部署的玩,记住密码很节约时间)

四:修改字体大小,编码格式等

  快捷栏->点击像球一样的图标,选择UTF-8
  快捷栏->点击字母的图标,字体改成14。字小太伤眼睛了,根据自己合适的改吧。

五:关闭防火墙

 
  1. #关闭防火墙
  2. service iptables stop
  3. #永久关闭防火墙
  4. chkconfig iptables off
  5. #查看防火墙状态
  6. service iptables status

六:关闭SELinux

  1. #编辑 SELinux 配置文件
  2. vim /etc/selinux/config
  3. #改状态
  4. SELINUX=disabled

  这里大家要是对vi vim 不熟悉的话,上网查一下命令。我只做简单的介绍:

  vim 分3种模式,浏览,编辑,输入命令

  shift+i或者shift+o可以进入编辑模式,esc可以退出编辑模式

  在浏览模式输入:就是可以输入命令,比如:q退出,:q!不做保存退出,:wq保存退出

七:卸载OpenJDK,安装Sun的JDK(现在叫Oracle了)

  1. #检查java安装情况
  2. rpm -qa|grep java
    #卸载openJDK
    rpm -e --nodeps 文件名

  这里我们检查不到安装,那可以直接装JDK

  1. #新建文件夹
  2. cd /var
  3. mkdir -p www/html

  使用Xftp 4将下载好的jdk上传到H30,也可以点Xshell的xftp链接。

  1. #安装
  2. cd /var/www/html
  3. rpm -ivh jdk-7u67-linux-x64.rpm

    #查看版本
    java -version

八:修改Hosts

  每个系统中都要修改成这样。

  1. #编辑hosts
  2. vim /etc/hosts

九:SSH设置

  进入H30,查看ssh是否安装,如果有,继续,没有安装下。

  1. rpm -qa|grep ssh

  创建.ssh目录。查看文件中,第一个字母d表示是目录,后面跟着的是权限,比如创建者,一般的人,大家有兴趣查下Linux的文件权限。

  1. #进入root目录
  2. cd /root
  3. #创建.ssh目录
  4. mkdir .ssh
  5. #设置权限
  6. chmod 700 .ssh
  7. #检查
  8. ls -al

  开始创建SSH密钥

  1. #创建,后面3个回车
  2. ssh-keygen -t rsa

   复制id_rsa.pub 到authorized_keys

  1. cd .ssh
    cat
    id_rsa.pub >> authorized_keys

 拷贝ssh到H31-H34,登陆,发现可以不用输入密码了,就算ssh设置成功

  1. ssh root@H31
  2. #copy
  3. scp /root/.ssh/authorized_keys root@H31:/root/.ssh/
  4. #login
  5. ssh root@H31

   修改H31上面authorized_keys权限

  1. cd .ssh
  2. ls -al
  3. #设置权限
  4. chmod 600 authorized_keys
  5. ls -al

  图中,框起来的可以明细看到权限的改变了。这个文件不是随便什么权限的人能看了,大家也要注意下安全。搞不好哪天变成了肉鸡了得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这一期的内容比较多,就分成上下两部分。

 

系列索引

  【源】从零自学Hadoop系列索引

 

 

 

 

本文版权归mephisto和博客园共有,欢迎转载,但须保留此段声明,并给出原文链接,谢谢合作。

文章是哥(mephisto)写的,SourceLink

 


还没有评论.